柬埔寨吳哥窟的驚世發現

  • 喬納森·格蘭西
  • (Jonathan Glancey)

圖像來源,Alamy

葡萄牙聖方濟會(Portuguese Capuchin)的修道士安東尼奧·達馬德萊納(António da Madelena)是第一位到訪吳哥窟(Angkor Wat)的西方遊歷者之一。吳哥窟位於今天柬埔寨北部,是一座宏偉的有著護城河環繞十二世紀印度佛教寺廟建築。 "它是如此非凡的建築",他在1589年告訴歷史學家迪奧戈·庫托(Diogo do Couto):"你無法用筆描繪它,尤其因為它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建築。它擁有林立的塔、裝飾以及匯集人類天才所能構思的全部精緻。"

在馬德萊納訪問之時,那個建造了吳哥,以及敬獻給毗濕奴神(Vishnu)的寺廟的曾經強極一時的高棉帝國(Khmer Empire)已然衰落。直至今天,這裏甚至還被遊客誤認為是一座壁壘森然高塔林立的城市。三個世紀後,歐洲人依然對他們在吳哥發現的東西感到困惑。年輕的法國博物學者和探險家亨利·穆古特(Henri Mouhout)於1861年死在這裏,他身故後發表的著作激勵了考古學家前赴後繼地湧向柬埔寨,去追尋那個失落的古老文明,但卻難覓其蹤。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吳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體,佔地500英畝(2平方公里),它最初是為崇拜毗濕奴神而建成的印度教寺廟(圖片來源: Alamy)

"其中一座寺廟可以與所羅門(Solomon)時期,以及那些古代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們建造的廟宇相媲美,並在我們最精美的建築中佔據一席之地," 亨利寫道,"它比任何希臘或羅馬留給我們的東西都要氣勢恢宏,與現在柬埔寨所陷入的野蠻狀態形成心酸的對比。"

穆古特似乎難以相信是"野蠻"的高棉人建造了吳哥窟,更別提其它那些散落在約周邊500英畝(2平方公里)的寺廟和宮殿。 但是,高棉族確實在其帝國的鼎盛時期建造了吳哥窟。該帝國誕生於公元802年,並於公元1431年慘遭其北方對手大城王國(Ayutthaya)(今天的泰王國)劫掠而衰落。殘餘的高棉王國的首都移居到今天柬埔寨首都金邊(Phnom Penh)的所在地。

叢林中的殘跡

雖然吳哥窟及其附近的城市、寺廟、水庫、露台、水池和宮殿對於21世紀的遊客富有極大的吸引力,當我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來到這裏時,每年遊客大約只有7,500人。但到去年,人數已高達250萬,其中很多遊客來自中國。

2007年以來,達米安·埃文斯(Damian Evans)和讓-巴蒂斯·齊方斯(Jean-Baptiste Chevance)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世紀60年代開發的地面傳感雷達進行的航空三維測繪發現,吳哥窟是至少與柏林一樣龐大的城市的中心部分。 在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1181年-1218年)統治時期的巔峰時代,它是當時最大帝國的權力核心。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吳哥窟有一條巨大的護城河圍繞中央寺廟群,從空中看,整個遺址因其方正嚴整而令人矚目(圖片來源: Alamy)

2012年,悉尼大學考古系教授,大吳哥項目(Greater Angkor Project)創始成員和副主任埃文斯,以及法國遠東大學校(成立於1900年)(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考古學家齊方斯,發現了荔枝山(Phnom Kulen)高原的"失落之城"瑪漢德拉帕瓦塔城( Mahendraparvata)。該城位於吳哥北面25英里處,這座規劃嚴整的城市,其寬闊的大道已經為茂密的植被遮蔽了幾個世紀。由戰士兼僧侶君王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於公元802年建立的該城是吳哥及其宏偉寺廟的"樣板"。自2012年以來,瑪漢德拉帕瓦塔城已被證明甚至比埃文斯和齊方斯最初想到的還要巨大。

圖像來源,Wikipedia

圖像加註文字,這幅寺廟的建築正面由法國探險家亨利·穆古特所繪,他在十九世紀中葉訪問了這個地方,而他無法相信他所見是真的(圖片來源: Wikipedia)

這個城市的發現可能歸功於激光定位器(Lidar),這是一種安裝在直升機上的航空激光掃描裝置,該裝置可以穿透地表找到下面的街道和建築物,而人眼只能看到覆蓋在表面的田野和森林。直到最近,考古學家已能應用這種技術,並且在不久的將來,由無人機而非直升機搭載的設備可能帶來進一步的驚人發現,特別是傳說中的"失落的城市群"。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被廣泛視作最強大的領導者的闍耶跋摩七世是1181年至1218年的高棉帝國的統治者,他監督了寺廟的建造(圖片來源: Alamy)

這些發現本來可能更早的發生,但直到1998年,荔枝山都是波爾布特(Pol Pot)及狂熱的共黨組織紅色高棉(Khmer Rouge)的最後領地,在1975年至1979年紅色高棉統治柬埔寨期間,有兩百萬人被處決或餓死,佔該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現在該地區仍然埋有地雷。

如果發現瑪漢德拉帕瓦塔城的規模和宏偉藍圖是一個了不起的事件,那麼揭開龐大的吳哥的面紗就更是出人意料的發現。 碑文記載,從有護城河環繞的建有蓮花塔的寺廟,到庭院和樓台,雕有戰士、國王、惡魔,戰鬥場景和三千個天上仙女浮雕石板,所有這些都是由30萬工人和6000頭大象,用數百萬塊從荔枝山順流而下的砂岩板在三十七年左右時間完成的,整個吳哥就在山下數英里方圓範圍內。

城市規劃

這也許是第一個低密度城市,一個通常與鐵路時代,汽車和郊區擴張時代產生的現象。 這是一個延伸廣闊的城市群,它的每一部分都由道路和運河網絡,以及森林裏建造的水庫和水壩網絡野心勃勃地相連接。

此外,高棉城市相互連接,所以吳哥地建成區域似乎比現有任何的一個都要大。16世紀的那些葡萄牙赤腳修士們幾乎沒有能力描繪出來。埃文斯和齊方斯繪製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灌溉系統,這個系統為吳哥提供糧食 ,主要是稻米。 然而,這個日益增長的工程規模和定居區域似乎是其毀滅的原因。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由波爾布特領導的紅色高棉應對柬埔寨近乎四分之一人口的死亡負責,直到1999年他們仍在吳哥窟附近出沒(圖片來源: Alamy)

簡單地說,吳哥經歷了過度的自我膨脹 ,就像當今世界上許多現代化城市一樣。 這不僅僅是由於泰國的軍事入侵加速了高棉帝國的衰落,而是因為專橫的野心勃勃的統治者和城市本身造成的。 已經證實,人口過剩造成了不可持續的森林衰退,土壤的退化及對灌溉系統的濫用,這個系統需要龐大勞動力方能處於長期良好運行狀態。

對於每隔15公里(9英里)抬高路面建立的休息所,以及由闍耶跋摩七世建造的醫院,他以雄心勃勃的建築和宏偉的計劃來保持和平以及表達高棉帝國的信心和文化,其結果是叢林收回了這些龐大的工程。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由於90年代紅色高棉在附近的存在,當時每年只有幾千人參觀吳哥窟,而現在每年有數百萬人來遊覽(圖片來源: Alamy)

今天吳哥還有像闍耶跋摩七世的塔普倫寺(Ta Prohm)這樣浪漫的寺廟,那裏有大量的棉絲綢樹林和他們神奇傳說的根源,似乎把這個建築置於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並且由於電影《勞拉·克勞馥:古墓麗影》(Lara Croft:Tomb Raider, 2001)而在觀眾中名聲大噪。如今其受到的威脅正發生變化,不再是軍隊入侵,而是大眾的旅遊。擁有游泳池,熱水浴缸和水療中心的新型帶空調的"豪華"旅遊集團酒店,已主宰了曾經的法國殖民地小鎮暹粒(Siem Reap),人們不再需要步行,而是有往返吳哥窟的空調巴士。

而且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遊客用水使本地沙土土壤地區的水位受到威脅。水位下降破壞了十二世紀建成寺廟的石材。同時,遊客在這裏為自己拍攝照片並大聲通話。

隨著激光製圖技術變得越來越成熟,也許考古學家可能有助於將數以百萬計到吳哥窟旅遊的人分散到柬埔寨和東南亞的其他地方。即使如此,吳哥依然擁有的是不斷吸引人群的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並且始終宏偉而神秘。。

請訪問 BBC Culture 閲讀 英文原文